谁在背后推动水货G手机
2005年,市场上销售最热的是什么?答案是水货 G。
在销售最热的市场上,广州、深圳、北京、重庆、杭州等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水货 G抢滩的局面,成为重灾区。但在国内 G牌照尚没有发放的前夜,一些洋品牌的水货 G缘何青睐中国市场呢?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水货 G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这一现象,有专家推测,国内 G市场引而不发,国内外盯住 G这块蛋糕的厂商已经被拖的精疲力尽了,不排除一些洋品牌厂商会提前下手,以此来占据 G市场的先机。而水货渠道恰恰成为洋品牌厂商畅通无阻的最合理的通道,既能规避政策上销售 G的风险,又能以曲线方式提前为 G市场作好铺垫。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水货 G空降的目的也是打消费者不知情的擦边球。现在, G的话题已经喊了好几年,可以说是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很多用户已经知道 G的概念。因此,有一些水货厂商趁机销售 G走私来以此渔利,毕竟戴着 G的帽子能吸引不少眼球,获得市场的追捧也就不言而喻。
G水货缘何能蹿红
近日,本刊在北京一些水货集中的地区走访时发现, G水货其实一年前就在地下市场暗潮涌动,但那时规模还不是很大,产品也远不及现在吃香。以往可能是小批量的试探,但现在是大批量的登场,在西直门、公主坟等销售的集散地都有兜售洋品牌 G的人不断向“推销”。
一位销售水货 G的人士对本刊透露,现在很多品牌的 G都可以买到。他还对说,国内销售的 G有两种,一种是在欧美运营商定制的 G,简称欧版 G,比如很多买到的 G都打着英国沃达丰运营商的标志。另外一种是销售到香港的行货,然后通过走私渠道转手到内地市场,这部分通常是繁体版的。
本刊在市场上看到,水货 G一般都是洋品牌。比如诺基亚的6680,价格是4千多元,是一款WCDMA/GSM G。索尼爱立信的Z800,售价 400多元,双屏折叠,自带可旋转的摄像头。摩托罗拉V980,价格比较低,1800元左右,是一款入门级的 G。摩托罗拉E1000,价格2680元,支持双摄像头。摩托罗拉A925,2550元,预装了SYMBIAN操作系统,支持MP 、视频播放。此外,NEC、LG都有几款 G销售。
以上都是销售很不错的型号,只需要改频为中国的移动络就可以保证话音业务的正常使用,把内部程序、菜单的英文版或繁体版刷新为中文即可使用。同时,该人士还表示,最近的水货 G销售非常好,很多消费者都是专门来买 G的,价格也很实惠,与其买个同等价格的2G、2.5G的,还不如买个 G尝鲜,这可能是一些购买水货 G的用户心理。
特别是一些追求前卫的消费者,对于 G概念往往混沌不清。本刊的一位朋友就曾经咨询,问可不可以购买 G,询问能不能使用等问题,可见赶这个时髦的用户群数量不容忽视。
一个巴掌拍不响! G水货潮水般的涌进,恰恰表明市场对于 G有饥渴的一面,作为两地的“搬运工”才会不辞辛苦地中转,从中牟利是最大的诱惑。
洋品牌的阴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G水货的热销对于洋品牌是百利而无一弊。
作为 G的始作俑者,突然大规模的水货 G偷袭中国市场,并带来了一股消费热潮, G的品牌厂商脱离不了干系。此外,水货一直嚣张地充斥市场,有一部分因素是国外品牌厂商不闻不问的默认态度纵容了水货的泛滥。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 G市场久久不能启动,连 G牌照发放都没有敲定,即使现在牌照发下来,络建设到商用也有一年的时间,一些国外品牌已经等急了。因此在 G的关口处,国外品牌主动输入一批 G抢滩登陆的可能性很大。在 G政策没有明确时抢跑就占据了先入为主的优势。
在北京公主坟贩卖水货的销售商小王告诉本刊,这些厂商如果光明正大地进入中国市场肯定是违规的,而利用地下走私的方式既能明哲保身,又能达到提前进入市场的目的,自己反而能落个清白。对于洋品牌的心理,有专家推测,未来 G肯定会推出,现在提前进入的话可以尽早提高自己在 G方面的知名度,为以后的销售做个热身,等中国 G市场不存在政策风险的时候再光明正大地进来,到那时,国外品牌的 G在消费者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等于有了一个高起点。
显然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而且水货虽然有搅乱渠道的嫌疑。但对于品牌生产商来说,水货主要是逃掉海关关税,自己在利益上毫发未损,这笔费用节省下来回馈给消费者,有利于提高市场的销售业绩,这也是很多国外品牌对水货一直持默许态度的主要原因。现在水货 G除了这个好处外,还能曲线进入 G市场,跳过政策红线,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这无疑是一招妙棋,对于水货,国家工商、税务部门虽然有明文禁令,但每年还是有大规模的水货辗转销售,而且销售势头一直火暴。主管部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没有办法堵住这个窟窿,更没有拿厂商开刀的先例。而厂商的心态是,反正都是自己生产的,不管是什么渠道、怎样周转,最终销售出去了就会转化为利润。
这很可能是一些国外品牌背后推动的结果,也是洋品牌图谋未来 G市场的一个阴谋。表面看起来, G通过走私渠道入境,与生产厂家是没有任何瓜葛的,但目的达到了。
与此相比,国内 G的守望者们则比较郁闷,本身在 G布局上就缺乏海外市场提前练兵的机会,已经在时间上晚了洋品牌一步。结果,现在的水货 G又提早占了市场,而国内的厂商只能眼巴巴看着,可见,这种心理是最让人懊恼。
水货 G忽悠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购买 G的水货是不是明智之举呢?对此,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专家告诉本刊,目前,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商用的 G络,甚至连基本的 G标准制式选择这一步骤都没有走好,更甭谈使用 G业务了。很多购买来的水货 G基本上无用武之地,用户购买 G也只是个花瓶而已,一些 G业务现在只是个摆设,不过在经过改频后,基本的通话业务应该可以实现。
不过,还是提醒消费者应该谨慎购买,由于是水货,没有合法的入许可和正规的销售发票,不能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 G水货中转到中国市场后往往经过软件上的调整,很容易出现死机等故障,在国内是没有售后服务保障的,一旦出现问题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最后,消费者为了图新鲜,可能只买回了个 G的壳,而且还存在着一系列隐患,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享受 G业务。一般来说,不管是日韩还是欧美的 G版都经过运营商定制这一步骤,是与运营商的络相匹配的,例如可视、视频会议、播放电影都与运营商及内容产业链的完善相辅相成,拿到中国使用的话,即使未来 G络在中国开通也无法“转正”,因此,趟这浑水也就没有必要了。
同时,从 G功能本身来看,像在中国内地销售的水货 G,比如上述的诺基亚、摩托罗拉、NEC、索尼爱立信等型号在功能上并没有比现在的2G或2.5G高明很多,除了拍照功能升级为双摄像头、数码变焦外,像MP 、视频播放等功能在国内正规销售的中已经可以实现,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消费者趋之若鹜也就是因为打了个 G的标签。
正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对 G概念的不清楚这一特点,特别是一些人存在着盲目赶潮流的“习惯”,使用 G可能还会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或炫耀的资本,正是这种心理让很多消费者掉进了陷阱。
于10/25/2005 12:46:00 PM评论说: 虽然 G功能用不上,但是有些 G的硬件性能确实比2G高出许多,如CPU、视频、音频芯片等,以适应 G的需要。而关键是他们的价格确实不高,很多才千元出头。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
腹胀的主要原因是啥心房颤动有哪些症状
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
蒋勤勤高清照片被修复,老戏骨陈建斌的太太,颜值比甄嬛还美
蒋勤勤较亚洲台图片被复建,才想到老戏骨陈建斌的老婆,原来这么迷人。 ...
2023-10-18
-
员工下班后才同意签下劳动合同,南宁一公司被判补偿2.7万余元!
劳动合同续期当天, 在午饭42分钟后 梧州一的公司才准许员工孙继海, 傍晚...
2023-09-23
-
北京积水潭医院参赞昌平区隔离点医疗队:不畏挑战,不辱使命
2022年5月末9日,收到公立医院紧急状况通知,北京积水潭公立医院10名医护医...
2023-09-19
-
沪高校就业协议编号前百号均来自这所高校,001号签订合同航天领域
4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无锡市高校许多学生...
2023-09-16
-
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四人
亦同,正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正则表达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2023-09-15
-
身高管理成焦点,一文揭晓6大趋势
编者按: 体重减缓已经已是世界性性弊端,愈来愈多的购买者开始瞩目BMI管...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