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突围迎击发展速度超预期

商业专用设备2020年01月16日

  4月1日下午,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广州市萝岗区的工业园内有些沉寂,并不宽阔的观达路上偶尔有几辆大型集装箱车开过。在园区的东北角,一块四四方方的厂区被几家物流公司包围其中,这里便是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作为一家纯民营企业,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似乎并不像许多大型企业一样声名远播。但就其所在的行业内部而言,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一同被称为国产机器人的“四小家族”,与国际知名的机器人: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机器人等“四大家族”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为新兴的高科技行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机器人安装量从2003年的1451台已经跃升至2014年的5.6万台,保有量更是增长至18.6万台左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涉足机器人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

  然而,在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专家也同样对行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表示担心。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同样向表示:“机器人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加上一些政策上的扶持导致现在机器人产业有些过热。但要想真正做好机器人,走自主化道路是企业的必然之选。拥有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可以避免低档产品过多的不合理现象。”

  发展速度超预期

  走进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大门便可以看到三个生产车间呈东西向排列着。据宋健介绍,这里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临时车间。之所以“临时”,是因为机器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公司的预期,导致来不及建设正式车间,便先临时搭建起来应急。

  广州数控是在2006年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并开始研发工作的,这在国内来看算是起步最早的一批企业。做出这一决定的正是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

  宋健向介绍道:“在2005年左右,当时大家还在享受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现在所说的人工成本高、招工难的现象还没出现。但我们的老板在去日本和欧洲考察过几次后感受到,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从欧美国家的经验中已经可以总结出来。加上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制造业在升级改造方面会面临一系列技术上的要求,而机器人刚好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006年,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并将研发方向选定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领域。

  由于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广州数控在机器人领域从投入到产出的周期比较漫长。“实际上,在2007年我们就推出了样机,但是正式将产品推向市场则是在2011年。这中间的四年时间,我们做的就是不断地检测和改进设备。由于我们本身也是制造业企业,我们就把生产出的机器人先放在自己的电机生产线上试用,试验合格才能推向市场。”宋健向介绍道。

  宋健认为,目前机器人仍不算是公司的主打领域,还处在发展阶段,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全年营收总额的8%以上用作研发经费。在黄埔区公布的2015年区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排行榜上,广州数控位列第十。

  与四大家族短兵相接

  在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之下,广州数控的技术研发不断突破,产品也实现不断升级。据了解,公司每年新产品收入占总销售的75%以上。对于新产品占有高比重的现象,宋健向解释道:“其实新旧产品的差别不能说很大,因为技术进步很难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往往是积累性地从量变到质变。但市场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与需求保持同步甚至走在需求的前面,对市场作出预判。”

  在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和产品基础之后,广州数控在打开市场的过程中必然要与以机器人“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外机器人龙头企业短兵相接。而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企业,广州数控拥有了一个威力十足的武器,就是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后带来的价格优势。

  “以一个数控机床为例,原来的价格可能需要几十万块,单纯的数控系统就要8万块左右,而现在通过掌握自主技术,整个数控车床也只需要几万块就可以买到。随着国产企业技术成熟打入市场,外国竞争者原来的技术垄断优势也随之消失,同样不得不下调价格,带动了整个行业价格的下降,为制造业降低了成本。”宋健说道。

  据介绍,目前在整个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广州数控的市场保有量已超过80万台,而世界领先的日本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则为42万台左右,广州数控在市场占有量上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

  但宋健同时承认,在高端市场上面,国外企业仍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数控这个技术本身就是从国外流传到国内的,国外的工业化进程比我们早几十年,市场需求也趋于高端,企业对于高端市场有针对性的研发。这种技术的积累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赶超的。目前我们在国内通过价格优势基本上占有了中档以下的市场,想要掌握高端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宋健向时代坦言道。

  自主研发是出路

  伴随着人工成本的逐步上升,“机器代人”一时间成为了红极一时的话题,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而这两个数字在2025年将会分别上升至26万台和180万台。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

  实际上,随着机器人产业热度的持续走高,地方政府、企业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制造业蓝海。黑龙江、辽宁、安徽等多个省份都在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在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引发的《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企业也纷纷涉足机器人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涉足机器人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

  宋健向分析道,目前的市场容量并不足以容纳这么多的企业。以2015年为例,全国的机器人装机量为7万台左右,1000家企业来分这7万台的市场份额,每个企业只有不到100台的销售量,根本不足以养活企业。何况,还有国外企业要来分一杯羹。

  “有部分企业因为政策红利和市场热点盲目进入到这个领域,只是从事简单的组装工作,这样来看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逐步退出了。”宋健说道。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强调了机器人行业要自主化发展,并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50%,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50%。

  宋健也同样认为,自主研发是机器人行业避不开的一条路。“从长远来看,技术改进要制于人,今后会遇到很多难题。机器人行业不同于电子商务,搭建一个平台就可以解决问题。实业领域需要不断通过技术革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report 国产机器人突围迎击 发展速度超预期资讯由中国机床业界动态频道提供。中国机床专业提供机器人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机器人信息的最佳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业界动态频道

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冠心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相关阅读
蒋勤勤高清照片被修复,老戏骨陈建斌的太太,颜值比甄嬛还美

蒋勤勤较亚洲台图片被复建,才想到老戏骨陈建斌的老婆,原来这么迷人。 ...

2023-10-18
员工下班后才同意签下劳动合同,南宁一公司被判补偿2.7万余元!

劳动合同续期当天, 在午饭42分钟后 梧州一的公司才准许员工孙继海, 傍晚...

2023-09-23
北京积水潭医院参赞昌平区隔离点医疗队:不畏挑战,不辱使命

2022年5月末9日,收到公立医院紧急状况通知,北京积水潭公立医院10名医护医...

2023-09-19
沪高校就业协议编号前百号均来自这所高校,001号签订合同航天领域

4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无锡市高校许多学生...

2023-09-16
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四人

亦同,正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正则表达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2023-09-15
身高管理成焦点,一文揭晓6大趋势

编者按: 体重减缓已经已是世界性性弊端,愈来愈多的购买者开始瞩目BMI管...

2023-09-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