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四街上有一座已有100年历史的建筑。因这里曾是北京大学校园,外墙红砖红瓦,故名“北大红楼”。它还因其红色历史而受到赞誉。今天,我们走进北大红楼,聆听“觉醒时代”的激昂呐喊,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这个假期,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到北大红楼,感受到了初心,收获了前进的力量。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任教的办公室和教室,毛泽东工作的阅览室,学生们准备五四阅兵的房间……一幕幕历史场景,让今天的年轻人更接近历史。北京汇文中学学生郭腾文:我在课本上看到过五四运动。以前,你只需我做熟记知识点。我来到这里,我真正理解想要在这个国家找到出路的热情。华北理工大学学生李继浩:直接看到这个地方,会让这个时代的历史在大家的脑海里更加立体,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精神。北京大学红楼建于1918年,是当时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因外墙红砖红瓦而得名。这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源头,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场所。北京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就在这里诞生。目前,这里陈列着2000多件文物和历史资料。这是北京大学《历史唯物主义》课程的考试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传入中国的真实记录这些大学的教室。每一份手稿、每一份历史文献,都让后人追随先人的足迹,寻找真理和思想的源泉。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侯前安先生: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本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只有找到这个根源,我们才能继承祖先,更好地弘扬我们的伟大宗旨。直到今天,北大红楼依然散发着时代的活力。我们定期举办会议室和读书俱乐部,与中小学合作开发沉浸式教育课程,为年轻人设计红色狩猎路线。作为北京市“北京文化多元·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觉醒时代”调研活动,活动也在这里深入开展,大学生深入参与红色历史课题的研究。北京中共早期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杨家谊:北大红楼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发布大学生可以参与的研究课题。大家可以查看自己的研究成果,更积极地参与北大红楼的各项活动。王怡静,博士北大学生:小小的文物,也许是泛黄的书页,需要更细致的调查,才能进一步向大家揭示文物的意义。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提醒我们更加坚定地向前看。每年都有数十万游客参观北京大学红楼。从各自的角度来看,他们度过了充满困难和艰辛的几年。搜索。牢记初心,更加坚定地前行。北京中共第一次革命活动纪念馆志愿者导游、北京前门外国语学校学生王玉辰:每件文物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要把他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故事。北京大学硕士生苏泽奇:100年前,当时的新兴青年想解决国内和国外的问题,但100年后,我们仍然要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中国文化之旅/校园弦乐丨走进北大红楼寻找信仰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