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只有十四点七分钟

制药设备2020年06月11日

《浅薄》 【美】尼古拉·卡尔著

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越来越短,去年只有十四点七分钟,而上的时间越来越长,超过三十四分钟。如果你认为上也是一种阅读,我们总的阅读时间是逐年增加的。但上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

一个典型的上者通常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开着聊天工具,每隔一小段时间就查查电子邮件。他很少在任何一个页停留过多时间,页面随着鼠标滚轮上下翻飞。相对于长篇大论,他更倾向于微博之类短小的信息。据说曾经有一个资深民教一个新手怎么使用浏览器,发现那个新手居然在读一篇文章,他被激怒了:页是读的么?是让你点击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看完《战争与和平》了。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地方反复看,甚至还要记笔记。这种读法似乎有点丧失自我,好像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上则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游离在内容之外,面对众多等着被临幸的超链接从心所欲地点击。可是在尼古拉·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薄》(The Shallows)这本书看来,上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使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络文本的特征是有超链接。本来设计超链接是让读者可以随时点击相关内容,是更主动的阅读,然而多个实验发现效果恰恰相反。读者倾向于毫无目的地点来点去,不但没有加深理解,甚至记不住读了什么。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分为两个组,一组读纯文本,一组读有超链接的“超文本”。然后用所读内容测试,超文本读者的得分显著低于纯文本读者,而且文章中超链接越多,他们的得分就越差。这还不算在真实的上中一个人还要面对的大量无关链接,更不用说各种广告都在争夺他的注意力。

为什么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因为我们必须随时对点与不点一个链接做决定。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验表明,上冲浪可以增进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年人保持头脑年轻有好处,但坏处则是牺牲了深度理解。神经科学家发现,上阅读从硬件层面改变了人的大脑。一个没上过的新手只要每天上一小时,五天之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观测的改变!

多媒体内容也未必是好事。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阅读一份关于马里的资料。其中一组读的是纯文本,另一组则在文本之外还有一份配合的声像资料,可以随意选择播放还是停止。在随后的测试中,文本组在十道题中平均答对了七点零四道,多媒体组只答对了五点九八道。而且与直觉相反,文本组的人认为这份资料更有意思,更有教育意义,更容易理解,他们更喜欢这个资料。

多媒体、超链接、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只有有意识的短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才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过去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容纳七条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最多只有两到四条。这样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导致过载。上时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为点还是不点做决定,都在阻碍我们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上有些人只看标题就敢评论,根本还不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逐字逐句的读书已经被快速扫描式的读取代。用小型摄像机跟踪上者的眼球运动表明,上阅读模式是个“F”形轨迹:他们会快速读一下文章的前面两三行,然后把页下拉,跳到文章中间再扫几眼,然后就立即跑到结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数页被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页被读超过两分钟。

既然是扫读,深刻的内容就很难有竞争力。点击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的,配有精彩插图,让人会心一笑,有机智而无智慧。很多流行文章都是相同的几个套路,没有真正的新意。与书相比,上的文章是肤浅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卡尔认为根源在于互联这个技术。考察地图、钟表和书籍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会发现技术并不仅仅为思维服务,技术能改变思维。比如地图就加强了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互联这个技术是用各种小信息去干扰人的思考。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梅尔泽尼奇(Michael Merzenich)说,多任务的阅读方式是“训练我们的大脑去给废物注意力”。

更进一步,卡尔认为Google正在把互联向更肤浅推动。YouTube这样的业务对Google来说只是为了给搜索引擎带来流量,收集信息,以及排挤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公司利润几乎没有贡献。Google的真正业务是搜索,利润的绝对大头是广告。一个盯着屏幕看的用户不会给它带来任何广告收入,你必须不停地搜索和点击。正如其用户体验设计师艾琳尼·奥(Irene Au)所言,Google的核心战略就是让用户快来快走,它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战略服务。对Google来说,短而新的信息可以带来更多点击,价值远远超过经典的长篇大论,它把所有书籍上,正是把整体的书变成一堆可搜索的短信息的集合。

不过经济学家泰勒·科恩(Tyler Cowen)则对肤浅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释。在《达蜜经济学》(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一书中,他提出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是阿尔钦-艾伦(Alchian-Allen)定理的要求。这个定理说如果低品质苹果和高品质苹果同时涨价,那么人们将更乐意买高品质苹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钱还不如吃个好的。在通讯和交通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出门看一场戏剧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要看就看场经典的,而且戏剧往往很长。同样道理,在中国发明纸张之前,竹简是昂贵而费力的信息载体,所以那时候的书本本都是经典。

如果获得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这有一个心理学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尝试的乐趣。比如说我们收到一个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很愉快的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爱看最新电子产品的开箱视频。点开一个链接就如同打开礼品盒,各种短小信息构成了一股期待-尝试-发现的快乐之泉,我们享受这源源不断的小乐趣。另外,很多时候完成一个工作的乐趣集中在开始和结束,而不在漫长的中间过程,我们喜欢不断地开始和不断地结束等主关键词稳定后在做打算也不迟。。相对于一本六百页的书,我们可能更想读两本三百页的书。我们在上追求能够立即满足的小刺激。

科恩认为多任务不是坏事。当处理短小信息的时候,同时干好几个任务,比如说一边看一边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务能力可以训练。更重要的是,多任务工作可以让我们对这些小事情保持兴趣。科恩热烈欢迎互联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

在科恩看来,新技术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许我们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过去一张专辑里的歌曲是出版者设定的;而现在每个人的播放器上都是自己选择的节目。上阅读的要点在于选择和过滤,我们应该学会根据订阅特选的博客,访问专门的论坛,从而排除无关信息。

哪种人最善于对信息定制、整理和排序?有自闭症倾向的人。自闭症患者往往因为大脑的缺陷而缺少对情感交流的解读能力。对人情的不解反而使他们让思想保持冷静客观。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和记忆中,是最极端的信息爱好者。也许自闭症患者不怎么了解自己的邻居,但他们往往对某个特定领域了如指掌。一个小男孩爱好火车时刻表,他可以整日在上看时刻表。

有点轻微的自闭症倾向甚至可能是成为大师的先决条件。科恩列举了很多可能有自闭症倾向的名人,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图灵、爱迪生、亚当·斯密,甚至杰斐逊和莫扎特。科恩考证之前的Surface带来的差劲体验,从福尔摩斯特别注重细节而又不怎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点来看,他和柯南·道尔都有典型的自闭症症状。更进一步,科恩认为现代教育正是要把学生往自闭症的思维方式上培养。

科恩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上能彻底取代读书么?收集并整理一大堆短信息能取代对成体系知识的学习么?显然不能。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动带来深度理解。很多自闭症患者对细节具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他们甚至可以把一本多年以前看过的书背出来,却不怎么理解书的意思。卡尔对阅读肤浅化的担心是合理的,上不能取代读书;而科恩的贡献则在于,如果我们上,我们就应该用自闭症思维上。

知识是有等级的。八卦、实效性强的信息、友对时局的看法,本来就不值得印在纸上浪费树木,在上看看正好。扫读页不见得是什么毛病,相反,能够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

上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就算是纯粹为了娱乐上也无可厚非,这时候读得快就是优点。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只有接线员才随叫随注意。

(实习:杨晔昶)

忻州治疗白癫风医院
青岛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相关阅读
庆祝市政公交成立75周年,马德里德比两队将乘电动大巴返回球场

庆祝公共事业公交成立75周年,马德里德比两队将乘电动巴士及前往场馆 直...

2024-09-05
王思聪的狗的伙食比农民工还要好,留言:不想努力了,让我取代它

王思聪,依靠他的舅舅,霍英东,随处走动。只要他不喜欢人,他就卑鄙。不...

2024-06-29
日常生活,需要一个人常怀欢喜之心

雪小禅曾时说过: “年龄越少少越少简单纯真,有赤子之心。 维持爱好,随...

2024-05-05
上海:4月15日以来,累计顺利完成核酸筛查3700余万人次

今天(4月底19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文书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党委书记、...

2023-12-07
酒桌上,千万不要随便却说这2句话,尤其领导在的时候,谁却说谁倒霉

工商管理防守型,外出喝醋是一件日后正常不过的真的, 现在的大人物,不...

2023-11-24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眼药头已经有始终保持多事之秋。一举成名6年底24日闪崩不到半个年底,兴齐...

2023-1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