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手机的三个谎言1新时代

制药设备2020年06月03日

关于智能的三个谎言

如果从摩尔定律出现的1965年算起,这个从经验总结出的方法论至今恰恰主导了计算机行业半个世纪的时间。

只不过,摩尔定律始兴于PC时代,却在智能上失效了,换个方法说,摩尔定律无法生搬硬套在智能上。仔细数数,从公认的第一代iPhone开始,智能大约有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智能的硬件性能飙升堪称疯狂,榨干了以往科技行业积累多年的技术优势,或许称之为摩尔定律加强版也不为过。

当时间门槛迈至2016年,智能硬件性能升无可升,外观设计变无可变,用户人群高度普及之时,舆论对于智能的风向开始转变,以苹果三星为首,而国内则以小米为辅证,智能市场开始遭到口诛笔伐,所谓恶性竞争、相互抄袭指责,让智能从创新之巅形象向下垂直跌落。

虽然产业链出现了一些倒闭潮,但是笔者宁愿把他们看做是行业的新陈代谢,而不是产业危机。比如去年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的倒闭,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是:福昌电子的倒闭和不愿技术升级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大多以金属外壳为主,而福昌的塑料壳子市场自然会严重萎缩。无独有偶,同年破产的苹果供应商胜华科技也是因为触控屏幕技术不达标而被剔除供应商之列。

笔者认为,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智能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高,并且中心化趋向明显,大家所谓的智能被边缘化论调其实只闻其表,而不知其里。

一、中心化趋向,一根树干的生态

边缘化谎言之一:智能硬件将取而代之。

我所听到最广泛的论调就是智能硬件何时取代智能、智能将被边缘化,而不是会不会取代,对于这种趋势这种深信不疑的人来说在商场上对竞争对手实行攻击。例如,智能硬件和的关系是非彼即此。

当然,这种论调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包括以智能手表/手环、VR设备为首的智能硬件早已成功的占据了人们的视野,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以及人们对于未知科技的浓厚好奇心理,让智能失色不少。而笔者认为智能其实早已成为了控制中心和连接中心。

智能硬件的控制中心

仔细梳理这些智能硬件和的关系,你会发现,智能硬件自诞生以来都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而是紧紧的依附在智能的周边。例如以三星Gear VR为首的移动式VR头显,往往被设计成为场景化扩展的工具,作为VR设备核心的计算以及显示工具。同样以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为例,Apple Watch本身是不能拨打的,仅能辅助作iPhone作为信息通知与展示的功能,即便是最新发布的Watch OS 3.0也没有改变这一既定事实。

这样深入的来看,智能不仅未被边缘化,反而开始有了中心化的趋向,成为智能硬件的中心,而其他大量智能硬件,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可穿戴甚至是智能汽车都离不开,放长远来看,成为物联的中心并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因为从产品形态来看,智能硬件虽然具备感知、收集信息与计算处理功能,但是受限于续航或者是本身形态所限,最终还是需要作为最终的处理加工与展示窗口呈现到用户面前。

生产力设备的连接中心

毫不客气的说,移动时代正在重塑生产力设备,尤以个人PC为主,目前PC和2in1平板为主的生产力设备最大的困境在个人看来并不是产品重量或者体积的问题,即便是轻巧如Surface Pro 4、iPad Pro也仅仅相对笔记本而言的,而在在跨平台、跨设备的物理沟通能力上,也就是设备间的无缝连接上,才是这类生产力设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一个被用户实时携带并且使用频次非常之高的设备,能够让用户时刻了解生产任务以及最新的生产状态,并且与其他生产力设备进行跨平台的沟通协作,甚至能够协助完成一些较为轻量级的工作。智能是现有条件下最好的连接中心。

所以与其说是智能被边缘化,不如是被中心化,就如同一颗树的躯干一样,随着夏天的枝繁叶茂会逐渐掩盖其本身的突出,却不能抹杀其仍旧是整棵树的中心的事实。只不过这种中心化的趋势是极为隐秘而且被动性的在发展。

二、智能消费升级潮:供给侧改革

边缘化谎言之二:智能增长放缓。

毫不犹豫的说,小米引爆了国内的智能市场,而这个引爆点就是性价比,也就是所谓的百玩不厌的价格战。

当然,根据消费心理来讲,大家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往往会有一个心理承受红线,当低于红线时,大多数消费者才敢于尝鲜。而低价正式满足了这样一个预期红线,只不过在2016年的今天,智能市场存量大于增量,用户对于智能的好奇心早已被低价无限削弱,更青睐苹果三星这样有品牌溢价,体验更好的智能。

有数据佐证,市场咨询公司GfK曾在去年公布了一份有关中国智能市场的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规模为1.88亿部,同比下降14.3%;其中智能市场规模为1.71亿部,同比下降11.9%。中国智能均价保持在1800元以上,而2014年同期,智能均价为1400元左右。

同样,论及国产品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售价在1500元段位的智能出货量激增,而千元机则是出现了明显的回落。2010年来

如果说2015年之前,行业的增长是受智能普及的红利驱动,那么2015年之后,行业的增长动力则是来自消费升级的需求驱动。智能平均单价的提升正是用户消费升级需求所导致,而作为供给侧厂商,在今年发布的新机也同样在冲击价格天花板,例如小米不再坚守1999元的价格红线,小米5尊享版售价达到了2699元,魅族Pro6高配版为2799元。

而作为典型参考例子的华为,由于转向中高端市场相对成功,P系列和Mate系列现在俨然突破了3000元的天花板,在去年各大国产品牌增长纷纷放缓的时刻,华为智能业务出现逆势增长,是国产品牌中唯一一个全年出货量超过亿台的企业。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智能增长放缓是因为供给侧无法满足消费侧需求升级所致,相比增量市场而言,存量市场更有价值。

三、内容创业和内容消费的最好载体

边缘化谎言之三:智能产品形态落后。

智能是内容的最好载体,这是因为整个移动互联都是基于智能而实现的,所以移动互联的内容将会是智能最好的价值壁垒。

近些年,移动互联从最初商业模式向着内容化探索,这就是回归本质的表现。无论是团购O2O、分享经济,最终还是依靠其中的内容来体现其价值。

对于社交,像、微博等社交应用,其不仅内容的消费大都在当中进行,甚至绝大部分的内容生产都在端完成。例如发微博、拍照片发社交圈、发语音文件等等,这些都是的强项。而且,最近如火如荼的直播行业,例如完全基于移动端的映客、快手直播,大家也都是在移动端完成消费;还有数字化的图书杂志、新媒体等等在智能硬件上根本无法展现。

说白了,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产品最终提供的内容价值优先级永远都在产品形态之上,就像是智能手表一样,日常生活中90%的时间它是处于忽略状态的,因为除了能够提供时间信息之外,它并没有其余的内容可以消费,无论是游戏内容、还是社交等内容。

未来,以智能作为载体的内容服务仍旧是不断喷涌,例如各种垂直化的电商业务以及即将爆发的IP潮等等。类似Papi酱这样的红们,更是智能时代的特殊产物。

所以随时随地都能够消费内容也让智能始终处于用户使用场景的中心,智能硬件则是作为边缘化的产品悄无声息的为用户服务。假使有一天,有了其他产品能够解决内容承载问题,或许才是被取代之日。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玉溪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甲沟炎和灰指甲治疗
鞍山白癜风
血管堵塞用通心络胶囊管用吗
相关阅读
庆祝市政公交成立75周年,马德里德比两队将乘电动大巴返回球场

庆祝公共事业公交成立75周年,马德里德比两队将乘电动巴士及前往场馆 直...

2024-09-05
王思聪的狗的伙食比农民工还要好,留言:不想努力了,让我取代它

王思聪,依靠他的舅舅,霍英东,随处走动。只要他不喜欢人,他就卑鄙。不...

2024-06-29
日常生活,需要一个人常怀欢喜之心

雪小禅曾时说过: “年龄越少少越少简单纯真,有赤子之心。 维持爱好,随...

2024-05-05
上海:4月15日以来,累计顺利完成核酸筛查3700余万人次

今天(4月底19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文书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党委书记、...

2023-12-07
酒桌上,千万不要随便却说这2句话,尤其领导在的时候,谁却说谁倒霉

工商管理防守型,外出喝醋是一件日后正常不过的真的, 现在的大人物,不...

2023-11-24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眼药头已经有始终保持多事之秋。一举成名6年底24日闪崩不到半个年底,兴齐...

2023-1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