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驻西藏部队列装机械蜘蛛等科幻设备

模具加工设备/配件2019年09月30日

  在普通人心目中,青藏高原充满了神秘色采,被众人称为“世界第三极”。而在戍边将士的记忆中,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高原艰苦的自然环境,尤其是那些通往哨卡的路,被官兵们视为生命线。1到冬季,大雪封山,很多边防哨卡有近半年的时间与世隔绝。 要彻底改善驻高原地区边防官兵的驻防条件,首先就要破解高原地区交通保障困难。而破解这道世界性困难,关键是要有一批适应高原环境的特殊工程装备。近年来,总装备部陆装科订部有关部门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批集成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的高原工程设备陆续研制成功。继200 年在帕米尔高原成功进行一次高原适应性实验后,今年入秋以后,总装有关研究单位在成都军区的大力支持下,在青藏高原腹地展开了又一轮高原工程设备适应性实验,这是近年来最大范围的一次实装进藏试验,笔者有幸成为这1历史性试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编队提速征服“天路” [现场回放]某日清晨,1支很是壮观的大型工程设备编队浩浩荡荡从青藏线的起点——青海格尔木出发,又一次开始了征服“天路”之旅。沿着这条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道路,这支特殊的编队要先后翻越昆仑山、唐古拉两大山口,还要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经过沱沱河、通天河,行程达1100多千米。 走出格尔木,地势逐步攀升,中午赶到西大滩休整的时候,海拔已达4100米。下午,编队轻松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进入可可西里草原,当晚赶到“五道梁”兵站。 经过1夜休整,编队继续开始征程。第二天是此行最为关键的一天,在天黑前,编队要跑出420公里到达休整地,中间还需翻越海拔52 1米的唐古拉山口,这是考验新装备高原长途奔袭适应能力的重要1关,也是体现全域机动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 马达一路轰鸣,打破了千年古道的宁静。加速、爬升、翻越,过去一直令驻藏工程兵部队头疼的唐古拉山口如今竟已不在话下。我军历史上工程装备多型号、多种类、多台次编队首次彻底征服“天路关口”,所有参试装备无一异常,所有数据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 终究,编队仅用4天时间就走完了青藏线,长途奔袭简直变成了对新装备的一次完善检阅。 [补白]这条工程装备入藏的必经路历来是工程接装部队的“伤心路”。“可把人累苦了!”与笔者同行的西藏军区装备部工化处副处长曹春1提起接装的历史,便唏嘘不已。1992年春天,曹春带领着一个修理班到格尔木接“新装备”,走一路修一路,“刚把这台设备修好,另外一台又出毛病了。”带的配件不够了,再返回去取,接装队伍仅在唐古拉山口两端就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月。有一次,设备坏在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说是机器的配件没有,人带的干粮也吃光了。又不能把装备丢在半路,就这样,大家在路上整整守了三天三夜等待救济,又冻又饿。“接一次装,简直是到鬼门关口闯一遭”。 [亮点展现]看似简单的公路机动,实际上解决了困扰高原工程设备的两大难题。1是快速机动。据悉,新装备海拔4500米以上最低平均时速可达40千米,其中多功能高速工程车时速更是高达百千米,与平原地区的国际水准同步。二是热平衡问题。由于新装备采取了独特的热平衡系统和新材料技术,困扰高原工程兵的“开锅”现象不再上演,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工程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原上演“变形金刚” [现场回放]虽然说时令刚至初秋,但西藏羊八井地区的气温已犹如内地的深秋一般。风卷云动,一阵阵寒气袭人。随着指挥员一声口令,两辆运输车相继开进试验场,刚一停稳,本来一台看似平淡无奇的工程机械,如同“变形金刚”一样,缓缓地舒展“四肢”,居然自行从一辆车上“走”了下来。只见它舒展肢体,轻松地跨过一道深沟;轻舒“猿臂”,灵巧地攀上一块巨石;自若地在山坡上爬行,所过之处,挖出一条深近两米的交通壕,接着进行清渣、平整、吊装、回填土方;一会儿从另外一辆方舱式运输车上伸出来一台快速成孔钻机,在岩石、土壤和夹石土上快速打孔;一会儿又魔术般地伸出来一台台作业机具,凿岩、钻土孔、割灌…… 这仅是实验开始前的一次设备演示。某型野战山地快速构工系统“牛刀”小试,就一下子吸引住了部队官兵的眼球,其表现可谓冷艳。 观看表演的西藏军区领导当场走下观礼台,亲身跨入驾驶室,兴高采烈地向技术人员请教操作“秘诀”。在感受了一番被官兵们称之为“蜘蛛”的工程装备的优异功能后,立即向在场的总部领导提出了一个请求:把这两台用于进行定型试验的“宝贝”直接留在西藏。 [补白]这其实是该型装备第二次遭到如此青睐了。早在去年夏天,该设备在新疆天山进行高原摸底性试验时,新疆军区的领导就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该项目的负责人、某研究所高工赵初明自豪地向笔者泄漏,由于采取了诸如电液比例控制、总线技术、虚拟仪表、摇杆式飞机手柄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使得该系统可以轻松自若地完成60余种非常复杂的动作,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很高,完全可以代表我国工程装备领域的最高水平。如果对程序略加改动,乃至可以对其进行遥控操作。 [亮点展示]高原野战山地快速构工系统,不仅填补了我军工程设备的一项空白,而且多项新技术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爬坡和机动能力较强,既能够在多种复杂地形行驶和作业,还能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环境,很好地伴随部队机动。该作业系统还配备有快速成孔钻机、单兵作业机具、照明器材以及其他辅助作业工具,具有多种作业功能,实现了一装多能,大大提高了工程保障作业的能力和效力。 实验现场直通“战场” [现场回放]虽然过去也经常讲,试验场就是“战场”,但在科研人员心目中,这个“战场”其实就是自己的本职岗位。这一回把试验场实实在在地搬到了供部队作战演练的演训场。为此,参试人员的热情倍加高涨,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一场“大会战”很快就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展开了。 只见高原型轮式推土机、装载机轮番上阵,犹如变魔术一般,一条条急造军路在一片荒漠上开出。某高地上下,更是一派热闹景象:山顶上,是高原轮式多用高速工程车的天地,它充分利用强劲的马力直达山顶,在这里,无论交通壕、地堡还是平底坑,构筑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不久,火炮工事,机枪工事也构筑完成;半山腰,两台某型野战山地快速构工系统则当仁不让,面对这种斜坡上构筑工事的最艰苦的任务,两台装备分工合作,一条条横纵相间的交通壕和地堡的雏形渐渐显现;山脚下的较为平坦地带交通壕作业,属于高原型挖掘机的任务。 不出七天,一直困扰西藏军区的某高地土石构工作业大功告成。这批新型装备充分体现了工程兵装备不分平时还是战时,都能发挥出巨大作用的特点。 [补白]谈起这些新装备的性能,驻藏某工兵团副团长魏保国感慨万分。他向笔者泄漏,不久前,这里刚刚进行了一场综合演练。作为工程保障分队,该团派出精兵强将构筑防御阵地。但是,高原上到处都是冻土、土夹石,山坡上挖下去不足半尺都是石头,氧气不足,人在4000米高原上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不足低海拔时的一半,挖不动怎么办?只好用沙袋在山上堆筑了一些简易地堡。有了这些铁家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亮点展示]试验与部队使用相结合,不但使装备最大限度地经受了近似实战的考验,还探索了设备在部队的实际应用方法,可谓一举多得。验证结果表明,系列高原型军用工程设备完全符合高原部队的使用实际,无论是机动性、作业率,还是人机环境等方面都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逾越,为提高我军驻高原部队的工程保障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儿童中暑怎么办
怎样自己开微店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相关阅读
辽宁夺冠后!老总安排茅台庆功,付豪“实力”抢镜,被揶揄太能喝

杭州时间4月27日,沈阳女足完成世锦赛后,即已就是送回到沈阳沈阳,几周将...

2024-09-05
搞笑段子:那我们于是就就在一起将就一辈子吧,别去祸害别人了

跟女友叫醒架,我不直言地话说:“你这样好吃到懒做,真为的不感到羞耻吗...

2024-05-05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作为一般的有钱,买的房子都太大,所以改行建工程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就让家...

2023-11-14
格林美:公司不会“过度“做镍,目的是保障天然资源安全

每经记者:安宇飞 每经编辑:陈俊杰 5年末20日,格林美(002340,SZ)召开了...

2023-11-04
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7月5日,中会材科技应用领域(002080.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的公司是杂货店投...

2023-11-01
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一、出题一段时间和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任用公职人员出题一段时间和课程...

2023-1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