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15年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酝酿突破,世界制造业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在全球制造业复苏之路上,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行动,为占据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而努力。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酝酿突破,世界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特别是2008年后,为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振实体经济的政策,大力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新的制高点。
2010年全球制造业产值为105,000亿美元,制造业占全球GDP的16%,全球贸易额的70%;制造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全球非政府研发投入的77%; 从2000年至2010年,制造业中将近90%的新技术发明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紧密相连;发达国家制造业从业人数从2000年的6,200万降至2010年的4,500万;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商品上与发达国家有 ,42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在知识密集型商品上有7,26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美处在制造业大国的头两名,各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20%左右;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有1. 亿,而美国只有近1,200万人;美国在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的高科技制造业领先,而中国则在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制造业领先。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把握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一系列途径以振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无疑是各国抢占未来国力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现在,物联网及服务网在制造业环境中的应用正迎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 。
德国:工业4.0
德国是世界上制造工程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制造装备上全球领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对创新制造技术的专业化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管理能力。德国强大的机械和成套设备制造业、显著的IT水平、以及它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的技术诀窍意味着它在发展成为制造工程领域全球领导者的竞争中处于绝佳的位置 因此,德国具有独特的地位来开发一个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潜能:工业4.0。
前三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电气和信息技术带来的结果。现在,物联网及服务网在制造业环境中的应用正迎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未来,企业将建立全球网络,以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的形式来整合机械、仓储系统和生产设施。在制造环境中,CPS包括智能机械、存储系统及生产设施,他们能够自动的交换信息和触发动作,彼此进行独立的控制。这些从根本上提高了工业生产进程,包括制造、工程、材料的使用、供应链和生命周期的管理。
工业4.0将解决一些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如资源和能效,城市生产和人口结构的调整。 工业4.0持续提升资源生产力和效率,覆盖整个价值网络并使之受益。同时充分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适度组织生产。智能辅助系统把工人们从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和增值业务。考虑到熟练的技术工人即将短缺,智能辅助系统可以使年长的工人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维持生产的持久和高效。灵活的工作组织,使工人更有效地结合自己的工作、私人生活和持续的职业发展,促进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的平衡。
为了实现从工业生产到工业4.0的转变,德国需要采取双重战略。一方面,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应该始终如一的将信息与通信技术整合到传统的高科技战略中,成为智能装备的主导供应商,以维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德国有必要为CPS技术和产品创建新的主导市场,并为之服务。
美国也在采取相应措施,提出重振制造业,促进 先进制造业 。
美国:重整制造业
全球制造工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并不是唯一意识到将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和制造业结合应用的国家。美国也在采取相应措施,提出重振制造业,促进 先进制造业 ,以应对去工业化。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美国反思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在对比了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表现后, 美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进出口贸易,就业岗位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入主白宫还不到 个月的2009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乔治城大学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2009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个 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框架方案 , 在此文件中重振制造业和确保先进制造业优势地位被立为国家战略。
在随后的几年中,美国先后通过一系列政府法案、科技专项计划和制造业第三方研究机构建设一直保持对制造业的持续投资和重视
中国制造业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借助新工业革命的力量,才能迎头赶上,占领新的制高点。
中国:新的制高点
纵观全局,中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可以认为,中国制造业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借助新工业革命的力量,才能迎头赶上,占领新的制高点。
从有利因素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优势。一是中国制造业拥有巨大市场,而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其二中国制造业有世界最为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 0,692亿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是世界制造大国;其三,中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技术基础;其四,中国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其五,中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欧债危机仍在发酵,全球通货膨胀隐忧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摆脱低迷状态困难重重。其二,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 再工业化 战略,并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导权。同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成为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与挑战。其三,正在来临的新工业革命将带来巨大影响。作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一革命是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同时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带动整个制造业升级换代,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场革命对中国制造业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一个技术上赶超,结构上加快升级的重大机遇;其四,中国毕竟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尽管总体规模巨大,但部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资源、能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因此,在全球制造业振兴的潮流下,中国制造业只有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方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需要更高的生产力、更快的上市时间、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和更优的资源效率,而通过最尖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及最高效的生产系统,构建未来制造业蓝图,将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
西门子 千人畅谈 共话制造业的未来 大型有奖网络活动,立即参加,即有机会赢取大奖!活动页面:http://siemens-fom.com/
同时,参与有奖调查问卷也可获得丰富好礼!活动页面:http://siemens-fom.com/
颈动脉斑块有软硬的区别吗
珠海男科专科医院
怎么判断宝宝积食咳嗽
心慌乏力怎么办心绞痛发生的原因
治疗勃起性功能障碍的药物
- 上一页:其中最特别的技术
- 下一页:如同三年前的硬件升级一样技术
-
辽宁夺冠后!老总安排茅台庆功,付豪“实力”抢镜,被揶揄太能喝
杭州时间4月27日,沈阳女足完成世锦赛后,即已就是送回到沈阳沈阳,几周将...
2024-09-05
-
搞笑段子:那我们于是就就在一起将就一辈子吧,别去祸害别人了
跟女友叫醒架,我不直言地话说:“你这样好吃到懒做,真为的不感到羞耻吗...
2024-05-05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作为一般的有钱,买的房子都太大,所以改行建工程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就让家...
2023-11-14
-
格林美:公司不会“过度“做镍,目的是保障天然资源安全
每经记者:安宇飞 每经编辑:陈俊杰 5年末20日,格林美(002340,SZ)召开了...
2023-11-04
-
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7月5日,中会材科技应用领域(002080.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的公司是杂货店投...
2023-11-01
-
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一、出题一段时间和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任用公职人员出题一段时间和课程...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