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磊新材料新格局检测机构要抓机遇迎挑战
摘要:“10三五”重大专项提出一系列新材料专项(包括“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4月25日,千人大会——2017 (第十一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南京落下帷幕。在8大分论坛之一的“检验检测产业峰会”上,钢研纳克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鲍磊题为《新材料领域对检测机构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给笔者留下深入印象。在此回顾写下来,与读者分享。
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3大举措 凸显重视
第一,中国制造2025:提起材料检测领域面临机遇,首当其冲便是国家的相应政策。2015年,中国政府实行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离不开材料,更离不开新材料。
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也针对“中国制造2025”随之展开,首先从研发入手,“十三五”重大专项提出一系列新材料专项(包括“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持平台”、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其次,只有研发没有产业也是不行的,必须将研发应用起来,国家也有一系列动作。2016年下半年,国务院副总理 针对新材料产业首先对长三角一带进行了考察,接着又对北京地区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设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总理 亲身任组长,足见国家对新材料产业的重视。
最后,重大专项和产业的相关布局都落地在新材料的应用上:即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
第二,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这个平台,与以上提到的2016年副总理 的调研直接相关,国家委托工信部进行平台的建设工作。我们国家的科研成果很多,提及新材料,可能会想到我们有许多科研成果都与国际前沿跟进的很紧密。但当“中国制造2025”真正对新材料提出要求时,却发现我们的材料不行。问题在哪?调研发现,问题出在国内对材料检验检测的评价不统一,与国际不接轨,也不科学,不客观。针对此,国家通过工信部提出“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此平台直接对新材料检测评价,服务于国家智能制造2025。目前,平台已经搭建起来,并以社会团体的情势运行(平台发起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第三,中国材料与实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筹建:材料领域最权威的标准体系——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际上材料相关试验工作都会用到ASTM。工程院王海洲院士提出中国要建立自己的astm体系——CSTM,这一呼声在工程院得到共鸣,工程院材料相干21位工程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倡议书,国务院十分重视并给予支持。目前已注册了一个团体标准,并继续往前推进(在6月4号工程院将开一个大会,大家可以关注,到时这个平台将正式开始运行)。CSTM将鉴戒ASTM,建设贯穿材料研究-生产-应用全链条的材料与实验3大标准体系:材料指标体系(融合生产与应用)、试验体系(与指标相对应的实验技术与方法)、评价体系(结果有效性评价),另外,CSTM体系从材料属性和材料运用两个维度设立领域委员会。CSTM体系的建立将是新材料领域的一大利好,由于国内现存的诸多标准都是条块划隔、行业划隔的,现在CSTM讲各个领域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架。
材料检测要抓机遇:参与重大专项研发 瞄准未来检测市场
目前,国家针对新材料产业已布局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彰显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对检测机构所面临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近期机遇就是参与重大专项研发,并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岁未来早作技术准备。新材料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四个方面:新的表征方法和理念、大数据理念的兴起和运用、新材料提出的需求、新运用提出的需求。
性能表征新理念——材料基因、高通量、多尺度
提到新的表征方法和理念,不得不提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支持的材料基因计划。这是美国的一个重要计划,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材料研发周期减半、费用减半,到达计算工具、实验工具、协作、数据共享的宏伟蓝图。具体内容来说就是:技术方法上用到计算工具、大数据工具及高通量新理念;实现各方面的协作,包括生产线从上到下、研发与产业、国营与私营、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协作等。传统的材料研发周期是线性的,无法跨越不同阶段,全部周期一般是20- 0年。而材料基因计划的各个阶段是环形的,可以相互协作的,终究达到周期减半的目标(理论上甚至可以将周期缩短至2- 年)。同时,材料基因在国内也已落地开花,上面提到的重大专项就包括“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
关于新兴材料的需求,比如比如纳米材料、石墨烯、 d打印等新型方法。与传统加工方法不同,对应的检测方法也不同,目前多采用传统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测试,组织结构等的特殊性尚没有对应评价方法。 材料检测还需迎挑战:核心竞争是人才
对中国检测市场发展有几点思考:
★ 实验室的数量众多,参差不齐,存在重新洗牌的市场动力。假设所有实验室全部市场化,那末估计一半以上将没法生存。
★ 实验室的定位和分工将逐渐分化,针对各自细分市场。
★ 实验室的竞争在加重,是否能保持良性竞争,拭目以待。
★ 人力资源本钱大幅度提高,对实验室的发展是巨大挑战。
★ 实验室技术 vs 实验室管理 vs 运营模式。
★ 实验室终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材。
中国人力成本增长了 71%,近4倍;而人均产出增1 7%,差不多一倍多,也就是说成本增加比产出增加要快,本钱是一个大问题,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也避免不了。与美国、德国等这些一线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赶不上我们迟早要补上。
小程序做活动宝宝流鼻涕能吃优卡丹吗
活血化瘀的吃什么
-
广东药科的大学辅导员获第九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近日,第九届广西高等院校教师大学本科性战斗能力总四强赛圆满开端,经过...
2023-09-15
-
一年自然流产2次、胎盘畸形,28岁的她如何成功让宝宝着陆的?
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讲,和爱的人在夫妇有一个爱的粉末,是一件很令人期望和...
2023-09-10
-
乌克兰女孩安娜:嫁给大12岁河南小伙,婚后来时农村称:生活很幸福
所爱隔山海,山海均可平。 真正的爱情,就已是两个人隔着千山万海,也可...
2023-09-04
-
爱尔兰博主brittanybathgate基础单品搭 158cm矮个子女生的穿搭技巧
今天T爷给大家概述来自英国的ins时尚博主Brittany,虽然是美国人,但她薄板偏...
2023-09-02
-
搬家入宅不能马虎,要忽略这几件事!
在当中国的传统民俗当中,一家人是一件大事,乃“乔迁之喜”,而今就有一...
2023-08-31
-
原先上任领导,做好这六点,不仅能变得成熟稳重,还能提高素养
对于一些合格的领导成员者来说,他们给人的好像通常十分清秀,在来作事或...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