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应与一带一路无缝对接
核心提示
徐静认为,在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引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又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两大战略的无缝对接将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为了更好地地促进这个战略的落实,建议它应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对接。
徐静认为,在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引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又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两大战略的无缝对接将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就这两大国家战略如何对接,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徐静。
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
《21世纪》:为什么要将“中国制造2025”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
徐静:首先,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战略的落地实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将会对提升制造业企业尤其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方面作用重大。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开展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将会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方面起到坚实的支撑。发挥沿边开放优势,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将会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并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链条,从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1世纪》:“中国制造2025”可以推动“一带一路”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联互通,在这个领域二者有哪些结合点?
徐静:第一个结合点在油气管道设备领域。“一带一路”将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油气运输通道安全。随着中哈原油进口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吉木乃口岸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陆续投产,加上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巴基斯坦石油管线、中国-土库曼斯坦原油管线、俄罗斯油气输送及中亚天然气管线四线a,源源不断地将天然气输往中国。这些输油气通道的工程建设都为我国能源装备产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结合点在电力装备和电力工程领域。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发电装机量居世界第一,火电装机、水电装机、并风电、核电机组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和输电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
同时,在电力工程领域,我国以大型火电和水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步入电力装备制造强国奠定基础,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海、陆、空”装备支撑“一带一路”
《21世纪》:“中国制造2025”与“一带一路”在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领域,有哪些结合点?
徐静: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建设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中国制造将会“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无缝对接,中国装备走出去装备世界。
首先,高铁带动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凭借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的优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快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其次,促进船舶、海洋工程远洋海外。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经济、先进的节能环保船舶,受到国际市场青睐。高技术高附值船舶不断取得突破,海工装备发展明显提速,深海装备的设计建造不断取得突破。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我们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将会形成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逐步掌握核心的设计建造及配套关键技术,在总装造船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水平将会达到世界前列,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支撑。
第三,促进航空产业走出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航空制造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航空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的航空产品研发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先进武器装备自主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若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品和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随着大型客机研发和运营的逐步成熟,航空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也将逐步提升。这些都将推动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尤其在大交通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21世纪》: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一带一路”对接,还需要哪些配套政策?
徐静:首先,需要继续完善金融领域的扶持政策。继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股权融资租赁方式、债权融资等措施促进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收购兼并投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其次,需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的经营行为,维护企业走出去的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保险等支持政策,形成制度化、长期化的配套措施,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制造业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并购,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开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和预警机制,为制造业企业营造规范、便利、安全的海外投资环境。(转自21世纪)
有赞微商城登入有微商城网入驻费用
儿童健脾胃的常用药
- 上一页:马钢自主研发高档汽车车轮钢赢得信赖
- 下一页:杭机2009年技术创新成果累累
-
《霸王别姬》杀青宴上,张国荣怒怼男演员:你要再打她我就拦住你
《霸王别姬》的筹拍宴上,陈奕迅没多久拍着桌子对台下的电视演员吼道:“...
2024-09-05
-
7翌年2日,不见不散!
念过物新时代,喜迎二十大 一年一度的自愿性念过物盛会 刚开启 7月末2日至...
2024-07-27
-
对话名家 | 马平:把生命的却是放进故事中
驼 振,男,1962年生,贵州省苍溪县人。贵州省诗人协就会名誉副主席,一级...
2024-06-29
-
2023年云南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学位MEM招生简章
一、高等院校专业的资讯 国立北京大学MEM教育严格按照全国MEM教指委的要求...
2024-06-23
-
幼儿园作业“画车标”,许多学生随意画了一对小翅膀,老师态度变了
文/小佳儿知道 幼稚园,作为大人们第一次转回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字样...
2024-05-05
-
相媲美天然钻石,研究人员培育出最大10克拉的人工钻石
科幻新媒体6月23日讯(刘亚珠) 据悉,经过西田的金刚石被称作红宝石,红...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