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制造强国 | 发布者:王小杰 | 来自工程机械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工业和信息化融合...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建设制造强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战线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变化,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一、党的领导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保障
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40年来,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以坚强决心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坚定意志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系列改变历史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前,工业和信息化战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战略上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我国稳步进入制造大国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担当,深入思考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在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进一步认识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更加自觉地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重要原则,把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强化推进制造强国、络强国建设的担当,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营造新时代制造强国和络强国建设良好环境。我们坚持抓大事谋实事,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络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创新已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一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
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做出的。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中央对工业通信业的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就不能走到今天,我们就不可能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能力和信心。
二、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拓奋进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前行既快又稳又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在改革创新和开放融合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实力空前增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体系完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621.5亿元,增至2017年的27.9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达 2.7倍。其中,制造业规模自2010年以来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机床等领域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0%。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2.7%、12.7%。一批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脱颖而出。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由1995年的 家增至2018年的120家,其中制造企业达到60家。
(二)两化融合持续深入推进。近年来,我们把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线及制造强国和络强国建设的结合点,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率已分别达到6 . %、46.4%、44.8%和 9%,制造业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工业互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工业互联技术标准、络建设、平台培育、安全保障、融合应用等全面推进,中国自主研制的工业以太、工业无线络技术被纳入IEC国际标准,建设了十余个工业互联络新技术测试床,工业互联平台数量快速增长,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超过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台套,在钢铁、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涌现出一批融合应用创新。数字经济高速发展。7家互联企业进入全球互联公司市值前20名,电子商务、上购物、移动支付等一批新模式正在引领世界潮流。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占GDP比重为 2.9%,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我们深刻把握供给和需求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大力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201 年至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5700万吨、电解铝110万吨、水泥2.4亿吨、平板玻璃8000万重量箱。2016年至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1.2亿吨,提前完成化解钢铁产能年度预定目标任务。企业成本负担进一步降低。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协调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为企业减负超过1000亿元,取消涉企保证金项目150项以上。推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疏通金融进入实体企业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质量品牌稳步提升。连续7年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形成了质量标杆、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活动。针对量大面广的日用消费品,深入实施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专项行动,推动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消费品品质、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四)扩大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40年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推动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 引进来 方面,建立了 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 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近2000家。在 走出去 方面,201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78 倍。制造业占海外投资比重超过1/ 。在协同发展方面,与 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一批境外产业园区相继落成。与德、法、美等国在战略对接、标准制定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等方面的对话合作务实开展。
三、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壮大。从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探索实践,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道路、指导思想、制度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也成为推进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当好新时代的 答卷人 ,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 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确保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始终走在正确方向上。
(二)坚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我们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战略谋划,引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完善发展政策体系,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注重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实现 横向联动,纵向贯通 的联动机制。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遴选近200个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以及一百多个制造业 双创 平台试点示范。实施工业互联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积极推动有线、无线宽带络建设发展,打造了若干个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助力脱贫攻坚,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提高,工业通信业改革发展成效更加凸显。
(三)坚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着力深化 放管服 改革,201 年以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8项、占比近50%,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放宽了电信、军工等领域行业准入限制;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进公共服务,切实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交给市场、交给社会,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积极配合 营改增 等重大改革,推进装备制造、电力、钢铁等重要领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促进完善工业研发、投资和技术改造政策环境。
(四)坚定持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信心。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工业和信息化战线不乏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强化担当,依靠巨大的中国市场,充分发挥制造业韧劲强和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式、新的业态,努力拓展全新发展空间,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理有力有节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使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只要保持改革开放战略定力,按照既定 路线图 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我们就一定能化不利为有利,转危为机,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 汇期,工业和信息化战线推动改革发展的决心决不能动摇、勇气决不能减弱。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更加坚定 四个自信 ,更好践行 两个维护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更加坚决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扛稳担牢推进制造强国和络强国建设这一光荣使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三岁宝宝咳嗽怎么办营养不良的孩子
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 上一页:宣工公司多元业务新年取得新成效
- 下一页:2014英特尔凌壹科技嵌入式研讨会圆满落
-
巴拉巴拉“与你童乐”一些公司火爆来袭,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亲子时光
亦同,在炎热的盛夏再一来临之际,国货童装优质时尚品牌巴拉巴拉再次突显...
2023-11-14
-
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任职申请人获批
平安第一银行理事长杨铮任职期间教师资格获批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20,...
2023-11-04
-
阿奇姆甘领衔深足4大外援,申花6名国脚缺席4个月,难道要去中甲找大连?
多家的俱乐部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过穷日子有一点不习惯,甚至举步维艰...
2023-11-01
-
袁杏宜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坛讲演活动
六月初夏意美浓,学术恰巧缤纷。为立足于统编历史背景新教材,实施2017版...
2023-10-18
-
她是印度最能生育皇后,18年连生14胎,被女王独宠,活成爱的模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一心越来越闭馆,不少人走上了“闪婚”的四路,...
2023-10-16
-
买不到斯沃琪沙漏联名款,这款“塑料”表异曲同工
忘记斯沃琪码表联署款没多久推出的时候,我是就让想入手一款的,一定会想...
2023-10-14